2.孩子教育我的分享(二)

(4)其他方面

学习环境

如果说小孩的成长外部因数算一百分的话,那么父母及爷爷奶奶就占了 40 分,学校及老师占 30 分,周围环境及孩子交往的朋友也占了 30 分。后面的六十分是动态的,只有父母及爷爷奶奶是固态的,一直陪伴近二十年,可见父母及爷爷奶奶多么重要。
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,从出生开始,父母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。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,什么都不懂,其实孩子什么都懂,七岁前建立的感情是最深的。我有朋友的小孩,两岁前是外婆带的,两岁后接回来,一直和父母不亲,父母难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。她觉得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才是父母的宝贝,自己是多余的,是父母不喜欢的。这种情况一直到十几岁都没有改善。还有一个朋友的儿子是外婆带到 7 岁 ,读书才接过来和父母一起生活,那就更不好相处了,十多年来父母在他心里都取代不了外婆的位置。其父母生病告诉他时,他只 “嗯” 一声就没下文了,好像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,而外婆病了,他会倒水喂药,摸摸额头,关心哪里不舒服等等,亲情自然流露,这不是装的,亲情是长期相处出来的。所以父母们如果想在孩子心里有分量,一定要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,多给孩子温暖。

8.png

多给孩子增面子

孩子从小就知道美丑,父母每天都打扮得漂亮帅气,孩子心情绝对好,特别是去学校或幼儿园接送孩子时,更要注意。父母的良好形象是孩子的骄傲,是他们炫耀的资本,尽量要做到比大多数家长优秀,所以说要想孩子优秀先要父母优秀(如有特别情况来不及打扮或换衣,尽量等别的家长都接走了孩子再去)。我老婆的侄女小时候拖着没有换衣服的妈妈,不准她出门,就是这个原因。

千万不要在学校的老师面前得理不饶人、无理取闹、撒泼打滚,那是在狠狠打孩子的脸。有理让三分,别人会说你有修养有素质,孩子脸上也有光。也不要和老师闹别扭,闹了之后教室里只是多一个学生,其他老师也怕管你孩子了,老师也是人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这样你的孩子就慢慢被边缘化了。

多参加班级活动,能加入班级家委会尽量加入家委会,因为增加了和老师接触的机会,老师也会高看你的孩子。孩子的一百分是一题一题的一两分积累起来的,家长在各方面的积极表现同样也是一项一项加分的。

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而择居,但是真的理解其内涵了吗?居住环境对小孩的影响非常大,现在很多在城市买了房的小孩就不愿意再呆在农村了,小孩都明白的道理,家长们不会不知道。碰到无聊的邻居最好远离,惹不起还躲不起?平时要引导孩子和更优秀的孩子玩,也是这个道理。发现孩子和表现很差劲的孩子在一起,要想办法让他们远离。当孩子和优秀的孩子玩时,给对方一颗糖或一个水果,优秀的孩子自然更愿意和你家孩子玩,无形中教了孩子怎么交朋友,同时也帮孩子选择了优秀的朋友。对方也会愿意邀请你的孩子去他家玩,人家的父母也会高看你的孩子,当然你的孩子自身也要表现优秀。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在校外兴趣班和别的孩子打架,裤子被撕破,老师把对方孩子的手表取下来给了他的孩子,说是赔偿。我的朋友知道后,买点水果带孩子去对方家,归还手表,然后向对方父母道歉,并让两个孩子握手交朋友,这就给孩子增加一个朋友,少树立一个敌人,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。

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,是一项一项优化出来的,不是选一个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。好学校里也有顽皮的孩子,如果你的孩子在好学校交的都是顽皮孩子做朋友,那还不如在差一点的学校交优秀的孩子做朋友呢!

培养学习习惯

前面我说了老二坐不住,上学后怎么让她及时完成作业:刚开始上学,放学后回家就下楼去玩了,晚上吃完饭再写作业,磨磨蹭蹭,一会儿喝水,一会儿上厕所,一会儿又找这找那,晚上十点多都还没做完,效率极低。后来我们要求她放学后先写作业,写完了再下楼玩,强调写作业前先做好准备工作,坐下就规定二十分钟不动,二十分钟后休息五分钟,然后再做准备,休息五分钟后,再坐下写二十分钟,这样要求几次后,她就自然能坚持了。当然我们也加了一些鼓励,比如表扬她 “你真棒!你行的!” 加上她很想下楼去玩,也想尽快写完作业出去玩,自然就会加快速度。而且我们不检查作业,不管对错,有不懂的可以问我们,我们也是引导她思考,千万不能代做,她才是学习的主体。

老二因为小学一年级在民办学校,一个班七八十人,教学质量难以保证,根本没学到什么东西。考试前老师把答案讲一遍,然后再考,孩子说这是她语文唯一一次考一百分(所以不要以为孩子考了一百分,就肯定学好了,有可能是老师糊弄人的)。二年级转入私立的中英文学校(学费比较高),孩子跟不上课程进度,于是我们开始狠抓她的学习。中英文学校以学英语为主,一天有一半时间是学英语,而且是外教老师授课,口语练习更多,作业少,老师采用快乐教学法,不拘泥于形式,自由开放。老师基本上都在学生中间,然后要求学生跟读,所以老二倒是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。当时为了让她记单词,我把家里的家具上都贴了单词,每天都要她跟我读。她开始的时候哭闹着说:“这鬼东西,谁记得住啊?还这么多!” 我们说服她,学习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,不记东西就相当于没学,而且不是要求她一天就记住,慢慢来。她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就自然愿意记了。她们一年级的课本我也天天给她念,念多了她就记熟了。

老二刚转到这个私立学校时,成绩在班上是最差的,基本上垫底。有一次考试,班上二十二个学生,她考了十八名,她还很高兴地给她妈妈打电话说:“我考了十八名!” 她妈妈哭笑不得地说:“不错,你很棒,你开心吗?” 孩子说开心,她妈妈说:“开心就好。” 那时我们从没有说 “都倒数了还开心” 之类的话,然后鼓励她争取下次考十六名,考到就给予奖励,并告诉她:“你可以的!” 然后叮嘱她上课一定要认真听,一定要及时完成家庭作业,就这样一步一步提高要求。有一次,她妈妈看到她的数学笔记本,记录得很漂亮,重点都清晰标注了,我们就鼓励她:“你肯定能学好,学语文也一样。” 四年级的时候,她的数学成绩就是班上第一名了,再加上鼓励和奖励,孩子的成绩就稳步提升了。大概也是四年级的时候,她和同学一起写小说,有模有样的,我们也是鼓励她,但提醒不能耽误学习,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能写。到毕业时,她的成绩就非常不错了。然后进了初中,成绩更是班级里拔尖的,每一次成绩出来都是班上的前几名,成了别的孩子想要超越的对象。

13.png

赞赏夸奖式教育

我一直秉持赞赏夸奖式教育。有很多家长都说那是因为我的孩子优秀,有值得夸奖的地方。我不认同这种观点,就像老二考十八名的时候,按他们的说法,这有什么值得夸奖的呢?孩子高兴地告诉家长成绩,说明她在意排名,说明她有上进心。如果我们当时泼冷水,骂她 “倒数第五了,还高兴” 等等,效果会怎样呢?她以后可能再也不敢跟我们说成绩了,更不可能开心地学习了,那成绩又怎么能提高呢?当时我们难道不着急吗?但着急有用吗?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看到她进步,她开心,我们也开心。一家人在快乐中共同进步不好吗?

老大英语学习的经历

老大小学时英语也没学好,当时的英语老师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师,教学方式比较传统。家委会要求换老师,但是学校也没有办法更换。老大每次都是考试前突击一下,考试成绩还可以,我们也就没有太在意。直到小学快毕业时,才发现她的英语落后了不少。在一次某学校初中招生考试中,她的英语成绩没有及格(该学校主办深圳某某杯奥数比赛,她取得第六名,是女生中的第一名),她自己这才意识到英语跟不上了。于是在当年的寒假,我们一起帮她和老二狠抓了一个多月的英语单词,把她们的词汇量都提上去了,同时也在线与外教一对一进行英语口语学习,这样英语成绩也就慢慢提升了(后面在学习篇中有专门记单词的介绍)。

老大高二的经历

老大高二时去读重点班,去之前我们就告诉她,刚去如果在班上成绩垫底,一定要接受现实,不要灰心丧气,然后慢慢追赶。学校离家很远,见面都很困难,不能每个月都去看望。放假时只能打打电话(每次放假轮流去一个家长),我们除了鼓励还是鼓励。但是她的家长会我们肯定会去参加。一起去的四个同学不在一个班,后来只有两个人坚持到毕业,所以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。

学英语的方法

学英语并不难,主要包含词汇、语法和口语(听和说)。如果有条件的,通过一对一外教学英语口语,在此基础上激起孩子学英语的兴趣,当然好。但如果不具备此条件,死记硬背、熟练生巧是最笨的方法,也可能是掌握好英语的方法之一。语法就靠多记、多运用多做题,没有捷径,所有书上都有语法介绍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下面分享一下记单词和口语的方法:

记单词先学会英语音标,做到看到单词就会读,会读就会写,这样记单词就容易多了。我们当初就让老大和老二在很小的时候参加了英语音标兴趣培训班,每个字母都有几种固定的读音,掌握了规律,就可以见到单词就会读,能读就能默写出来,特例的、没有规律的单词很少,死记一下就行。网上有很多英语音标发音专题,花点钱学习很值得。

那年寒假我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记单词:老大(初中一年级)每天新记 20 个生词(熟悉的不算),老二(小学五年级)记 15 个单词,当天要她们默写出来,同时还要默写前两天的单词,默写不出就要求她们再记。前两天的默写不出来就做记号,同时要默写一周以内有记号的单词(我读单词,她们默写,同时写出中文意思),如此反复,一个月下来,她们学过的单词就都记住了。在她们高三的寒假,也要求她们自己这样把所有单词复习一遍,这样就保证了她们的词汇量。

口语就是要敢说出来,有条件的家庭对小孩从小就可以进行双语教学,说一句汉语说一句英语,那英语也就成了第二母语。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,平时交流采用双语,说一句汉语说一句英语,反复练习,怎么能不熟练?电视和网上有很多英语教育资源,多看看一定也可以提高。很多学校都有英语角,多去参加口语会提高很多。

培养孩子的快乐心态

孩子从外面玩完回家,常问问她开心吗?快乐吗?每天让孩子保持快乐心态很重要。当孩子在外受了委屈时,要好好安慰孩子,抱抱孩子(多大都可以拥抱一下),只要不是大问题就不要闹大,教会孩子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这种处事方式很重要。同时告诉她别人不可能都顺着自己的心意,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行为,只要对自己没有伤害,就不要计较。但是有伤害时,就一定要站在她的角度处理好,找对方父母说清楚,不允许再发生,让孩子感到家长是她的后盾,出门不会怕别人。当然,对于无理取闹的孩子,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他。但也不要让孩子欺负别人,更不能孩子在外欺负了别人就高兴,受了欺负就上门要找回面子,这样你的孩子朋友会越来越少,会成为别人家孩子远离的对象,结果就只能交往一些不好的孩子。孩子欺负了别的孩子,人家找上门来,一定要孩子向别的孩子及家长道歉,这样孩子就不会在外惹是生非,孩子也就一天天朝着正能量的方向成长。知道孩子欺负了别的孩子,也要好好教育孩子要和别人和睦相处。

孩子每天快快乐乐,能不健康成长吗?

让孩子开心并不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,好多合理要求都可以用奖励的方式给予。她有所求时,要她满足你的要求的动力就很足,比如:“你成绩提高多少名,我就给你买某某玩具,或给你买赛车等等” 。千万不要轻易满足孩子一切物质要求,让她保持有所追求的状态。记得我孩子小时候,洗一次碗一块钱,丢一次垃圾五毛,孩子干得可起劲了,碗都抢着洗,他们觉得自己可以赚钱了,既学会了做家务,又很开心,何乐不为?我有个朋友也给他小孩这样定规矩,后来他把孩子的压岁钱都存到孩子账上,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钱,根本花不完,就再也不洗碗丢垃圾赚钱了。

38.png

重视孩子的活动

孩子的家长会或班级活动一定要参加,最好是父母自己去,实在没办法了,才让爷爷奶奶参加。我老大在外地读书时,每个学期的家长会我们都去参加了,每次去孩子都特别开心,然后再带孩子去餐馆好好吃一顿。有几次看到别的孩子家长没来,孩子在悄悄流泪,这对孩子的伤害很大。重视孩子教育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际行动来体现。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学校举办的成年礼上都没有参加,这对孩子的伤害简直难以弥补。

兴趣班的选择

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好多兴趣班,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都报上。一到周六周天,孩子早早就要起床,家长开车送孩子去各处上课,搞得孩子都对兴趣班产生抵触情绪了,都害怕过周末了,这就太过分了。兴趣班兴趣班,一定要孩子感兴趣,不感兴趣就尽量不要报,真想报也一定要说服孩子才行,否则她带着情绪去上课,能学到什么东西呢?不仅累坏了孩子,也累坏了自己,真是得不偿失。我家老大报过画画兴趣班和舞蹈兴趣班,而且是分时段报的,老二只报过舞蹈兴趣班 ,周末主要是带他们出去玩。绝对不要让孩子为兴趣班而苦闷,最后连兴趣都没了。

孩子真有兴趣就不要舍不得钱,一定要给她报,同时中途孩子有放弃的念头时都要鼓励坚持,说不定就挖掘出她的潜力,或多了一条发展道路。老二喜欢舞蹈,小学期间坚持学习了很久,花了不少钱,但是我认为很值。她进了中学后,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表演舞蹈,赢得了很多掌声,孩子也变得更加自信。中间她也有想放弃的时候,我们都是鼓励她坚持,现在她还说谢谢我们鼓励得好,让她坚持下来了,否则半途而废就可惜了。两个孩子都学了游泳,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项必学本领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当然孩子们本来就爱玩水,学会游泳也不是很难,关键是父母重视不重视。这也是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,不要让孩子在这方面落后。

手机及上网控制

要想毁掉一个孩子,给他一部手机,这话一点不假。上大学前,都不能给孩子买手机,孩子毕竟自制力差,很难自己控制自己。各种游戏会严重影响孩子,这不亚于吸毒。当孩子游戏上瘾后再戒掉真的很难,不亚于戒毒,千万不要让孩子上瘾。但是又不能完全不让孩子接触,毕竟周围同学朋友都在接触,所以适当控制很重要。假期和节假日每天只能玩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,比如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,而且不能上瘾,喊吃饭了就要马上放手不玩,或时间到了就停止,反复强调玩游戏赢了又怎样,要在学习上分出胜负才有出息。有不少无聊游戏公司宣传最高分的账户值多少多少钱,这个比考清华还难,全国只有一两个。有的公司还搞游戏比赛,这都是游戏公司的营销手段,孩子还以为可以靠游戏为生呢!我家两个孩子基本上就是靠这种方式控制的,限制时间,说停就停,否则明天就不给玩了,或明天减一个小时,说到做到。当然有时孩子玩得正起劲还想多玩一会,也要适当让步,告诉他今天就多玩一会,明天不允许了,让一让哄一哄,也就过去了,总比搞得鸡飞狗跳的强,但是千万不能由此失控。家里装网线后,我们周一到周五是不准开机的。现在学校上学都不允许带手机,带了手机都要交给老师,有的孩子带两部,交一部藏一部,晚上或上课再偷偷玩,如果你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,那就很糟糕了,可能会害了孩子。这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,孩子偷偷买了手机家长都没察觉。我还见过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,桌子上开着电脑看动画,手机放在电脑显示屏下方开着另一个动画,一心两用,奶奶在一边喂饭。我跟奶奶说这样带孩子不行,会害了孩子,她想收了手机,孩子就马上哭,奶奶马上就把手机给了孩子。这样下去,孩子长大了,习惯就很难扭转过来。(现在有手机软件:父母的手机可以控制另一部手机的上网时间,孩子自己解不了,并对玩手机的姿势都可以控制,姿势不正确就黑屏,我没有装过只是听人家介绍过。)

千万不能允许孩子们花钱买装备和积分,这是一个无底洞。

吃苦教育:让孩子适当打打假期工,让其知道打工赚钱难,这样再反过来理解还是需把书读好。真不爱学习的孩子就更要早早地让他去打假期工,知道生存不容易后再返回学校读书。我们都让孩子去和她姑姑去别人家做卫生,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的,他们都知道姑姑赚钱不容易。别舍不得,别舍不得,孩子总是要走上社会的,早吃点苦,早珍惜读书机会。现在还有吃苦学校,只要孩子进了该学校,就是让他吃苦的。军人带他们,跑不掉,打不赢,一点脾气没有了。实在没有办法了,这也可以试试。

中国有一句古话: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生仔会打洞。这之所以会成为一句古话,一定有它的道理。当然,我们不用从纯字面来理解这句话。我总体的理解是,为父母的,充满着正能量,自然也会影响自己的孩子;反之,父母满满的负能量,孩子又怎么会学到正能量的东西呢?若大概理解了这个道理,且父母刻意改变下,对孩子的结果就不一样了,老鼠生仔也能堂堂正正做人。所以做父母的,一定不要借口老爸(或老妈)就是这样的人了…。有时候上一辈因某种原因,耽误了学习,或没学习机会,但亦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学习机会。只要你表现出正能量,孩子也就一定会发出正能量。(本文楚尼菲在线英语独家创作,未经许可,谢绝转载)


  Copyright ©深圳市超飞粤实业有限公司     备案号:粤ICP备2024284819号-1 经营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莲城社区深南大道10128号南山软件园A1607